洛阳户外经典攀岩速降---嵩山宝柱峰

高危探险路线,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,百度搜索“洛阳探索者”

中岳嵩山,地处中原,雄伟挺拔,古迹甚多,“上有七十二峰,下有七十寺庙”,七十二峰中宝柱峰算不上最高的,却是最险的,它因近观像擎天玉柱而得名。穿越宝柱峰是驴友们的经典线路,驴友都以成功穿越宝柱峰为荣,俗说:“登上连天峰才算是真正的驴,登上宝柱峰才算是一个强驴”。

线路不到五公里,多处需要攀爬和岩降,需要专业装备及专业技术指导,不建议独行

工具/原料

技术装备:主锁、8字环、安全带、速降用静力绳、头盔、路绳、防滑手套、扁带等

教练要求:熟练掌握岩降技术、结绳技术及保护技术,先锋攀爬能力绳,线路熟悉,技术装备齐全

队员要求:不恐高,有嵩山攀爬或岩降经验,有一定体能和攀爬能力,无心血管疾病

方法/步骤

从将军殿路口下车开始到第一休息点,这一段路为慢上路,注意调整呼吸及行军节奏,适时休息,补充饮用水

将军殿,主要休息点

挤掉孩垭口左转上山

翻山进沟,注意防滑

攀登搓板崖,先锋攀到达顶端架设保护站,其他队员借助绳索攀爬(做好保护)

大鲫鱼背,悬崖边行走,注意安全

宝柱峰顶,午餐

下午,正式的岩降才开始一路往下

磨裆石,顾名思义,需要骑着石头通过,一定要注意安全

过磨裆石这一段路风景优美,但安全随时要注意

需要用绳的地方,先锋要提前做好准备

经典路段,这里可以体验岩降,注意保护站的架设

另一处难点:喇叭口,提前做好保护措施

一处难点:做好相关保护措施

最后一处难点,借助绳索下行

注意事项

避免单独行动,至少四人以上同行,并携带相关技术装备

危险路段注意安全通过,不得开玩笑打闹

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去帮助他人

(0)

相关推荐

  • 户外知识:速降入门纸上谈兵

    绳降只是我个人习惯用的词汇而已,好像这玩意没什么学名,很多人习惯称之为“速降”,我个人不喜欢这么叫——高度孕育危险,速度加大危险。8264是个资料集锦数据库,大家搜一下有很多很多讲绳降的,个人感觉比较简明清晰的有“绳降 ABC”等等。这里纸上谈兵,抛砖引玉聊点个人理解,请大家斧正。打算从器材、动作、基本注意三个方面瞎扯一下。

  • 速降常识性知识

    速降,源自高山探险下撤保护技术,在抢险、运输行动中也经常使用,后来演化成与攀岩、蹦极类似的极限户外运动项目。

  • 速降入门知识

    速降,源自高山探险下撤保护技术,在抢险、运输和军事突袭行动中也经常使用,后来演化成与攀岩、蹦极类似的极限户外运动项目。

  • 速降山地车怎么配置

    给想配置速降DH山地车的朋友一些参考,从选择和具体的配置方面来说

  • 速降滑雪奥运赛项

    曲道赛 高山滑雪中的曲道赛小项设男子和女子个人赛,运动员要在两个不同的滑道中滑行两次,从高处(起点)向下滑.在滑行中,运动员要经过多个约0.75米,宽4至6米的旗门. 速降滑雪 男子赛中的旗门多达55至75个,而女子运动员要经过40到60个旗门.旗门多由经色和蓝色组成,运动员要交替穿插每个旗门,若运动员不经过任何一个的旗门,则会被判为"失格",在两次的滑行中,男子运动员要滑行140米至220米到达终点,而女子运动员则滑行120至180米,而比赛场地的坡度都为20至27度. 在两次滑行后

  • 滑雪速降OMG2高清版 硬盘版 一款急速刺激游戏

    电脑软件 名称: 滑雪速降OMG2高清版 大小: 107MB 版本: 硬盘版 类别: 网络软件 语言: 英文 应用平台: Vista,winXP,win7,win8 游戏介绍 <滑雪速降OMG2高清版>是由"九把钥匙"制作组带来的滑雪速降游戏.游戏混合了多种游戏风格.有RPG元素,也有跑酷,无尽的地形,可升级的载具.技能以及药剂等等.在速降的时候吃金币.躲避障碍,还会随机刷新拦路的大雪怪,一不小心栽跟头.或者被大雪怪捶到扁,那只能大喊一声OMG!然后一路滚啊滚摔个稀巴烂.

  • 速降app怎么玩?

    “速降”一款购物游戏化价格个性化的电商平台。

  • 怎样练习山地自行车的速降

    要想练习速降的话至少要有一台前避震的山地车,要有灵敏的车闸,还没光头的外胎。要有头盔和护具。最重要的是有正常人的头脑。

  • 速降滑雪的起源

    速降滑雪,又称高山滑雪.于1936年冬季奥运正式成为比赛项目,共有10个小项,包括﹕男子滑降赛 (Downhill).男子曲道 (Slalom).男子大曲道.男子超级大曲道和男子混合式滑雪 (Combined),以及女子滑降赛.女子曲道.女子大曲道.女子超级大曲道和女子混合式滑雪10个小项.运动员要由起点出发以最快速度到达终点,时间准确至百分之一秒,若出现成绩相同情况,名次可并排. 高山滑雪与其它冬季运动项目有所不同, 速降滑雪 它并非起源于北欧,而是于北极圈中生活的挪威人,他们在公元前3000